各学院:
学校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已基本完成,按照教学工作的总体安排,根据《河南科技大学关于制订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见附件1)文件精神,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应随之制订,现将教学大纲制订工作做出如下安排。
一、目的意义
课程教学大纲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性质和任务而规定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范围的纲领性文件。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的依据是在达到教育培养规格的前提下,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强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充分反映人才培养特点,突出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以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习能力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线,贯彻先进的教育思想,体现人才培养规格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基本原则
1.体现专业特色明显、“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学大纲的内容与结构、内在逻辑结构须遵循教学规律,符合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实践环节与理论教学配合得当,学时分配合理。
2.注重能力本位的原则。把握好知识、能力、素质的辨证关系,把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要明确课程教学对学生达到毕业要求的贡献,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3.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通识化,提升学生创意、创新、创业领导力的思维和技能。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应启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训练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必须安排2-4学时讲授学科前沿知识和最新科研成果。
4.优化课程知识结构,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及考核模式。根据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不断整合优化、精选更新教学内容,减少教师课堂讲授学时,增加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实践研讨学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在学校推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基础上,积极采用“互联网+教育”先进理念,探索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鼓励个性化、小班式教学,强化教学的互动性。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加强过程考核,积极探索多样化、科学化、合理化、可操作性的考核方式,每个专业必须安排2-4门课程进行考试方法改革试点。
5.教学大纲的文本表述要简明扼要、科学规范、层次清楚、格式统一;表格的填写要求字体、字号规格统一。
三、教学大纲的构成及其编写要求
教学大纲应明确规定本课程所适用的专业、学分,总学时数和学时分配(必须和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一致)。
教学大纲的内容及要求基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课程简介、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具体内容组成与格式参见附件2、3、4、5。
四、教学大纲的制订要求
1.制订范围包括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本科各专业所涉及的理论课程、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
2.教学大纲要严格与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设置的课程一致。
3.各基层教学组织负责教学大纲制订和审核工作,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后报教务处。
4.课程教学大纲在修订(制定)过程中要开展认真的研讨,力求做到科学、规范、适用。与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的课程,其教学大纲制订时必须进行专业内和专业外的协调与沟通,以避免教学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和重要知识点的缺失。
5.教学大纲模板使用统一格式。
各教学单位要给予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严密组织,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此项工作。要求在2018年3月7日前将修订(制定)后的教学大纲报送到教务处教学研究科,电子版发至:jyk@haust.edu.cn。
教 务 处
2018年1月21日